墨坛文学网

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 墨坛文学网 https://www.22mt.org]

墨坛文学网>种田之锦绣荣华

种田之锦绣荣华

种田之锦绣荣华

作  者:深潮乐陶陶

类  别:言情小说

状  态:连载中

动  作:加入书架章节目录开始阅读

最后更新:2025-04-03 10:02:35

最新章节:收女孩吗

林易前世被陷害,一家惨死,幸得重生机遇,誓要改变前世林家凄惨结局。什么功名利禄,什么位极人臣青云直上,有家人性命要紧?灾祸来临之前,带一家老小回乡种田去也。只是…他怎么比前世多出来一个小闺女?林易看着总是有着奇思妙想的林安澜陷入沉思…林安澜携带藏书颇丰的静心书斋穿越古代,繁华的长安城才住上三年就要跟着老爹回乡下种田?林安澜表示不慌,书中自有黄金屋,看我怎么用现代知识在这贫瘠古代种出锦绣之花。后来,林安澜发现自己所在的竟是一本书中世界,书里林易在官场被陷害以至于林家九口人含冤而死,死后二十几年才被书里主角查清真相找足证据从而翻案。林易…不就是她爹嘛!等等,在官场被陷害?可她爹已经不做官了啊!难道…林安澜看着沉迷种田的老爹陷入沉思…再后来,林安澜和林易相对而坐爹闺女,坦白吧!简单总结,父亲重生,女儿带金手指穿书,一家人和乐团结的温馨种田经商日常。另有朝堂局势穿插背景,不会太多主线还是女主一家的日常生活以及用现代知识发明创造。本书从女主三岁,一家人回老家开始。 种田之锦绣荣华锦绣种田记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种田之锦绣满园  穿越种田锦绣满园  穿越种田之荣华富贵  锦绣农门种田宠夫养包子  锦绣农女种田小娇妻  锦绣种田文  锦绣农家种田忙  

《种田之锦绣荣华》收女孩吗

相邻推荐:她归夜  小掌门之八零年代生存记  年代文里做极品  南风知我意  港综:人在和联胜不当龙头只搞钱  [韩娱] 红与黑  豪门弃妇:情不自禁爱上你  尖叫女王  昭雪刃  我在科举文中当咸鱼  穿七零:带生子系统,嫁不育军官  把疯美公主当替身后死遁了  败给温柔  恶毒雌性,开局就送五个兽夫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总裁他非要当替身  桔梗才不是圣人【犬夜叉】  大武:从打猎开始养活全家  程柯传  学会爱了吗  第一天骄苏月夕主角: 秦方 苏如是秦时记事秦时姬衡

“大伯,村里学堂收女孩吗?”林安澜问道。

林智端起茶杯的手一顿,又将杯子放下,反问:“为何这么问?你想去学堂读书吗?”

林安澜摇头,说道:“我有爹教我,不用去学堂也能读书,但桃丫想读书。”

接着就把她和桃丫的对话说了。

厅内一时无人开口,林安澜打破寂静,故作不解地问:“学堂是建给村里人的,为什么桃丫的兄弟都能去上学,她不可以呢?”

孩童声音稚嫩,却直击心灵。

吴月皎和周佩宁作为女人,听到这话心情最为复杂。

林安澜还小,整日接触的只有家人,或许在她的认知里,她和几个哥哥没什么不同。

但等她慢慢长大,就会逐渐发现异样。

她的哥哥们读书,是为了考官出仕,而她也读书,却是他们这些长辈不愿她做睁眼瞎,为了她日后能懂得道理,将来成亲能与郎君说得上话,能掌管一家。

在大虞朝,这没什么不对,万万千千的女孩都是这么长起来的,就连她们也不例外。

吴月皎在想,她在林安澜这么大的时候也未曾意识到她和家里兄弟的区别,随着年龄的增长,兄弟们每日去学堂读书,她却是在家接受娘亲的教导。

读书,却又不是单纯读书。还有针黹女红,相夫教子之道。她喜爱诗书,做起文章来不逊色于家中兄弟,却只引来父亲的沉默和遗憾惋惜之色。

最初她不知道父亲为何如此,后来明白,父亲是在惋惜她不是个男儿郎,不然日后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可她明白得太晚了。

她慢慢长大,娘亲一点点压缩她读书的时间,让她学那些‘女子该学的东西’。她不怪她娘,因为娘亲也是这么过来的,甚至于她也是这么教大女儿淑娘的。

后来,等她明白自己失去了什么的时候,那份才气也渐渐被消磨,再做不出锦绣文章来。

好在成亲后她日子过得不错,林智并不觉得女人家念那些诗书有什么不好,她便又捡起书本。

可成亲不过半载,她便有孕,之后养育儿女,操持家事,侍奉婆母,又有多少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呢?

也就现在,孩子们一点点长大,不需要她过多操心,才清闲些,但少时的锋芒才华早就被磨得不剩什么了。

周佩宁和吴月皎相同也不同,她出身武将之家,读书不算多,儿时最喜欢的就是跟着父兄身后练武。

但长辈们很快就不让她活动那么多了。多动弹是好事,但动得太多对身体影响就太大了。

她也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知道父兄可以入军营,日后做将军,统帅千军万马,但她不行,女将军很是罕见。

不同的成长经历,却有相似的心理历程,这不是家庭原因造成的,而是整个时代都是这样的思想。

她们就这么潜移默化,温水煮青蛙般被磨去棱角,失去斗志,泯灭才华天赋,最后困在一方宅院里年华老去。

林智和林易身为男子,没想那么多,只是在思考容许女孩入学的可能性。

林智觉得自己并不排斥女孩入学堂,说道:“若有人家想把女儿送入学堂,自然也是可以的。”

林易历经两世,很多事他早就看开了,只是想的也更多,说道:“村里人怕是不愿家中女孩上学。”

周佩宁从自己的思绪中抽出来,面色淡淡道:“是啊,农家供男孩读书都要缩衣减食,何况再去供女孩呢?”

吴月皎则说:“桃丫这女孩不错,才五六岁就能想着要读书,有大志向。”

吴月皎又想起了少时的自己,桃丫和当时的她多像。

或许是农家人对待儿子女儿态度过于明显,让桃丫小小年纪就意识到自己和兄弟们的不同,这便是她小时候未曾领悟到的。

家里长辈都不看好,林安澜有些泄气,但肯定不能就此放弃。

“为什么要优先供男孩,女孩要排在后面呢?不都是他们的孩子吗?这样是不是不公平呢?”林安澜当然知道为什么,但她就是要问出来。

重视男孩是这个朝代甚至现代的常态,但不代表正确!

长辈们说不出话来。

他们心中有很多答案。

他们可以威严地告诉林安澜,在这里男就是比女重要,男子可在朝为官,女子只能隐入宅院,因此普通女子读书者寥寥,而家里有些余钱的都想着供男孩去读书,去考官。

他们也可以柔和一些,委婉地说男女分工不同,所要学的东西也不同。

他们更可以含糊其辞,说等林安澜长大后就明白了。

但他们看在站在厅堂之中小小的林安澜脸上的不解,眼中的困惑,千言万语都憋在心里,说不出一个字来。

因为真正的答案只有一个!

对!这样就是不公平!

自古以来,女子地位不如男子,不是因为分工有别,也并非性格原因,这就是不平等!

可要把这样的答案说出口何其艰难,况且是对林安澜说呢?

林大郎见长辈们目露难色,对林安澜说:“大概是因为在农家,壮劳力很重要,男子力气比女子大,所以更加看重男子些…嗯…”

林大郎也闭嘴了。

男子力气大是事实,可读书却不需要力气,他没办法圆下去,随即也明白了长辈们为何沉默。

做男人的并非不知道女子的处境艰难,但作为既得利益者,很难感同身受,也没多少人想去改变。

若是林安澜今日不将这些问题摆在明面上,他们定然装聋作哑,一辈子也不会去思考这样是否不对,或者意识到这点,也不会想着去改变。

厅堂沉默许久,林易长长的叹息声响起。

他不回答林安澜的问题,而是回归最初,说道:“我们能做的只有允许并鼓励村人送女孩上学,总不能逼他们。读书的花费总是要他们自己承担的!”

林安澜正要说什么,吴月皎先开口了。

“不,我们能做的更多!既然他们觉得读书费钱,那女孩读书的钱就我来出!从我的嫁妆里出!”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娘子…”林智欲言又止。

周佩宁猛一拍桌子,吓了众人一跳。

“大嫂,我也出一份力。咱们对半出!”周佩宁被自家大嫂话语中的坚定所感染,立马给出支持。

周佩宁性格爽朗,但也少有这般举止,直接拍桌子什么的,看起来确实激动。

吴月皎得到声援,更加有底气,两人相视一笑。

林安澜没想到她娘和大伯母这么有气魄。她都想好了,今日让她爹和大伯父同意女孩入学堂就算达到目的,之后她再想办法让族长爷爷送桃丫去学堂,便是一个好的开端。结果却比她预想的还要好,女孩读书不花钱,能入学的就会更多。

林安澜决定,待会儿回房间就去书斋里找些资料送给娘和大伯母。

至于什么资料,自然是适合她们做的能赚钱的法子啊!

她们愿意出钱,却不能一直贴补,钱生钱才是最好的路。

拿到法子赚了钱,才能给林家湾女孩读书提供更加坚固长久的支持。

“即便如此,我还是认为只有少数人会送女孩去读书。”林易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泼冷水,但他还是要先说明,不然吴月皎和周佩宁下了大力气去做,效果却不佳,难免失落伤心。

林易无视三个女性对他投来的不满目光,冷静分析道:“女孩子在家里要做的事可不少,照顾弟弟妹妹,扫地洗衣,上山打草捡柴,大些的还要做饭。她们若去上学,这些杂事就要家中大人来做,那田里的活计又要谁来做呢?”

吴月皎和周佩宁虽然对林易在她们兴头上泼冷水的行为不满,但不得不说,他说的是事实。

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坚定。

吴月皎说道:“总要有个开始,能有几个女孩来就收几个。等大家看到女子读书的好处,想法自然会松动。”

“那要是一个也收不到呢?”林智问。

吴月皎瞪他,怎么就偏偏说出最坏的结果?

“不会一个也收不到的!”林安澜站出来说道:“我要去学堂里读书!”

“你不想爹教你了吗?”林易故作伤心状,心里却在思考可行性。

开春后,先是农忙,再是瓷窑开建,他定会忙碌起来,就像前一阵子去看瓷窑选址,他便是让女儿自己复习前面所学。本来教女儿这件事是打算交给大哥的,现在看来,去学堂也不错。

女儿目前只是识字和背书,普通的教书先生也足够了,本来村学也就是教这些。之后写字策论之类的,再由他或者大哥来。

而且,他家女儿去了学堂,也能给村里人做个表率,让他们对女孩入学堂不会那么抵触。

林易越想越觉得好,便先这么决定下来。

“爹教的当然好,但是爹学问太深了,只教我识字背书,太大材小用了。”林安澜说道。

嘿嘿,先把老爹哄好,让他同意自己去学堂读书再说。

林易果然很受用,面露笑意。

吴月皎一拍手,说道:“澜娘读书的花费也由我们来,澜娘便是我和弟妹第一个送进学堂的女孩。”

林智想说,不管林安澜入不入学堂,她都是要读书的,完全可以用林家的钱,但看自家娘子这么高兴,还是将话咽了下去。

罢了,澜娘的书本有她哥哥们抄写,其他的也花不了多少钱,不管对林家还是她娘子都算小钱。

娘子难得有一件坚持想做的事,随她高兴吧!

林家这边大致说定,只等明年建学堂时再说具体事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