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网

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 墨坛文学网 https://www.22mt.org]

墨坛文学网>《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

作  者:兰焱

类  别:言情小说

状  态:连载中

动  作:加入书架章节目录开始阅读

最后更新:2025-03-25 17:19:10

最新章节:宋孝宗

旧文重发一下文案某年某月某日,各个朝代突然出现了神奇的光幕,大家惊慌不已,直到光幕开始播放画面才搞清楚原来这是后世人在讲史。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直播盘点历史名人系列,我是新人主播阿藜,一个不专业的历史文化爱好者,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第一期究竟谁会是我们第一期的幸运儿呢?各位皇帝是谁呢?给个提示明朝中期,桃花仙人,龙场悟道。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什么中期?!阿藜是明朝中期哦亲第一期唐伯虎与王阳明同一场科举,不同的人生唐伯虎这会试真的非考不可吗?王守仁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呢?第二期汤冯大厦将倾,多少良辰美景,都付与现实的悲哀与无情。汤显祖冯梦龙谢邀,我们觉得大明还可以再抢救一下。第三期第四期最后,各个时空里的人们纷纷表示感谢来自后人的提醒!阅前必读1一些发疯文学,作者对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很偏心,雷者勿入。2平行时空设定,各个时空互不干扰。以及,作者非专业人士,只知皮毛,不精通历史,大家就当看个乐。对于历史人物,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大家理性讨论,求同存异哈。3一个皇帝一个时空,会在某些特殊时段(接近王朝末年)对相关的人员的信息进行保护,比如在提及秦末汉初时始皇和胡亥的世界看不到刘邦等人的名字和具体信息。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寤藜  推荐古代名人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寤黎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  推荐的历史人物  推荐历史人物的故事  历史名人古迹  历史名人的小故事15个  十个历史名人的经典故事  历史名人推荐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宋孝宗

相邻推荐:就算加入神仙群也不忘带飞祖国  九幽道尊  兽世好孕:小雌性养了一窝毛茸茸  穿越到异界又回到地球修炼  离婚后,她成了首富  雀弑神  天下第一刺客!  仙避  春山赴雪  都市之仙王重生  娇娇王妃驾到,撩拨王爷脸红心跳  恶毒万人嫌他真的不想爆红  未婚妻装A失败后  凤临异世,废材小姐傲三界  穿书八零,养成的大佬凶又撩  这个Bug太棒了!  黑莲花杀穿侯府,摄政王递刀又递婚书  我的非常女上司  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  恶劣炮灰马甲掉了[快穿]  第一天骄苏月夕主角: 秦方 苏如是秦时记事秦时姬衡

【都说到“弃疾似去病,宋皇非汉武”了,主播觉得还是有必要稍微为个别宋皇们发一下声啊。根据我们现在的综合评价来看,汉武帝可是在古代四百多个皇帝里脱颖而出、名列前三的重量级人物,一般皇帝还真没法跟人家比。所以,比不上汉武不丢人,丢人的是比不上徽钦。】

宋皇们:你还不如不发声,丢人的那俩也是我们宋朝的皇帝啊!

“后世的评价,汉武帝能排进前三?”司马光不敢相信,“这不可能吧……”

“前三?”刘邦震惊了,几百个人里排前三,不容易啊!

刘恒:知道我孙子出息,但我没想到他这么出息。

刘启:厉害了我的儿!

刘彻:虽然不知道评价标准是什么,但既然后人说我是前三,那就是前三吧。

【南宋后面的皇帝咋样主播没关心过不好说,但孝宗赵昚主播个人认为还是可以的。】

赵昚:想不到我还能得个好评,真是太不容易了。

【其实主播以前并不知道宋朝还有赵昚这个皇帝,毕竟中国古代皇帝好几百个呢,主播自己书都快念不完了,哪来时间去关心哪一朝都有哪些皇帝?能知道宋朝有赵匡胤和赵构就已经很不错了,赵构还是主播通过岳飞认识的呢!】

宋朝皇帝们:……

“说得没错!像我们这种土里刨食的,每天关心的也就是肚子能不能填饱,谁会花心思去记哪一朝有哪些皇帝呀!”老百姓纷纷赞同阿藜的说法。

【真正让赵昚进入主播视野的机遇来自于一首写古代帝王的歌,也是因为这首歌,主播知道了宋朝还有神宗、哲宗和孝宗,并发自内心地对历史生起了好奇心和探索欲。】

“朕倒是很好奇,那首曲子是如何描述朕的?”阿藜因一首歌对历史产生了兴趣,赵煦也因阿藜的叙述对那首歌产生了兴趣。

章惇思索了片刻,道:“应该是好评价。”后世人对官家一直都是喜爱的态度。

【不得不说那首歌填词真的很精悍,主播简单透露两句吧,神宗的词是“变祖宗成法,开边河湟”,哲宗的词是“绍述新政,收取青唐”,至于孝宗嘛……】

“确实精悍,短短几个字就概括出了神宗和哲宗最主要的事迹。”朱元璋点点头表示肯定。

赵顼:这评价不错。

赵煦:很客观的总结。

赵昚:按照这个规律,我不会是失败的隆兴北伐吧?

【史学家给孝宗的评价是“南渡诸帝之首”,但词作却并未对孝宗的政绩进行总结,而是更多着墨于孝宗个人的内心世界。当听到“铁马秋风,中原北望”的时候,主播不得不承认自己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铁马秋风,中原北望。”赵昚愣了许久,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句话,没有过高的称赞,也没有预想中的批判,有的只是简单的现实。“写得挺好的。”他很喜欢。

【辛弃疾确实生不逢时,那赵昚生而逢时了吗?

我们前面分析过,宋军有过精锐部队韩家军和岳家军,但韩家军的领头人韩世忠在绍兴二十一年去世了,而岳家军的领头人岳飞,也在绍兴年间蒙冤而死,所以到了赵昚上位的时候,他缺少可以挑大梁的懂兵的将臣。

我们现在知道结局,去看孝宗的北伐会觉得他太草率。但换个角度想,他刚上位,面对的是已经偏安二十年快要失去进取心的朝廷,他能拖下去吗?骨头是越熬越软的,要想占据主动,尽快扫除这种怯懦的风气,北伐其实是最快的方法。】

“是最快,但也存在风险。”刘彻摇头,“一旦失败,日后再想振作就难了。”

比如隆兴北伐失败后,赵昚不就再也没北伐过了吗?

【隆兴北伐的失败使赵昚在与主和派的拉扯中失去了主动权,他手下的主战派重臣变得更少,主和派重新在朝堂上占据主导。再加上,赵昚头上还有个与他主张相反、不支持北伐的太上皇赵构,赵昚在位二十七年,赵构当太上皇二十五年,赵昚几乎整个执政生涯都在受赵构的制约。】

赵昚:……

众人:这赵构还挺长寿啊。

【内部不行我们再看看外部。赵昚对位的金国皇帝是谁呢?是金世宗完颜雍。完颜雍比赵昚早一年上位,赵昚又在完颜雍病逝的同年禅位太子赵惇,这俩人的在位时间几乎完美重合。根据历史记载,完颜雍是将金国推向鼎盛的皇帝,有“小尧舜”之称,后世人评价“金代九君,世宗最贤”,可以说,赵昚遇上了最强劲的敌人。】

众人:这是什么倒霉鬼的运气?天时地利人和是一个都不占呀!

赵匡胤:真是太离谱了!

赵昚:已经眼前一黑了,我还有救吗?

陆游:我觉得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辛弃疾:是的,我们要相信奇迹。

【生不逢时,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孝宗身上,他并不完美,也做过错误的决策,但在两宋的皇帝里,他干得还是可以的,“乾淳之治”就是他能力的证明。“隆兴和议”虽然仍是屈辱合约,但至少南宋不用再对金称臣,南宋每年给金国的银绢减少为各二十万两、匹,比绍兴和议时少了五万,“岁贡”也改称“岁币”,名头上好听了那么一点。也是在这次,宋金两国正式约定了归正人的归属问题:凡是越过宋、金边境投奔南宋的百姓,金国都不再追回,南宋也不再遣返。南归的移民终于在法律上得到了保护。】

“名头再好听也改变不了屈辱的事实。”赵昚叹气,和议哪有那么容易谈成?其中必然存在利益交换,他甚至都能猜到自己许出去了什么,“朕还是太欠考虑了。”

“当局者迷,官家已经做得很好了。”辛弃疾安慰道。

【隆兴北伐之后,赵昚还是在坚持阅兵练兵,他身体力行地带着皇子们一同习武,哪怕因此而伤了眼睛都毫不在意,仍旧坚持御骑习射。但大宋毕竟是大宋,软久了的骨头哪有那么容易硬起来?主和终究还是大势所趋,虞允文死后,宋廷再也没有出现像虞允文那样名声卓著、坚决主战的重臣,赵昚最后的支撑也没了。这位一生都在北望中原的皇帝,最后被不孝子气病、郁郁而终,死后儿子连丧事都不肯给他主持,不得不说也是很凄凉了。】

陆游和辛弃疾先后看向表情麻木的赵昚,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陆游: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辛弃疾:官家的不孝子也不是咱俩可以议论的。

赵昚:累了,怎么太上皇的人生那么美好,我的人生就那么一言难尽?

【说到底,北伐不是过家家,不能短期见效,它是一场需要长期坚持的持久战,辛弃疾可以是希望的火种,但只有辛弃疾一个人也是不行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整个国家无法上下一心,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的军队、没有靠谱的同僚、没有君主的支持和充足的后勤准备,一切都将是空谈。】

“世界上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无论做什么都需要细心谋划、认真准备。”刘彻将视线从屏幕上移开,“南宋的路,还长着呐!”

【不过恕我直言,就大宋君臣那对外软骨头、对内窝里横的毛病,上下一心?不可能的!什么时候能不歧视武将,不热衷于搞党争内斗,对着敌人能硬气起来说“我不给你送钱”了,再来讨论收复燕云或者北伐的事吧!

猜猜强汉、盛唐、刚明中间那个是什么?其实原本该是富宋的,但是吧,咱们现在更喜欢叫弱宋,因为宋朝对外实在太一言难尽了,有钱也遭不住你宋扯着“礼仪之邦、爱好和平”的遮羞布往外上贡啊!】

宋朝皇帝们:……

宋朝大臣们:……

【如果世上真有平行时空,那么主播希望北宋人早点意识到尊严是靠打出来的,而不是退让出来的这个事实;也希望南宋人时刻牢记,你们的祖坟还在北方呢!】

沉默,是今天的大宋。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直播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见啦!】

光幕又一次消散,大家重新自由活动。

南宋·高宗时期

或许是打击太大,秦桧硬生生把自己气中风了,大家找到他时他已经彻底瘫在床上不能动弹。

民间的抗议声越来越大,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赵构立刻退位。

“你们想干什么?”赵构惊慌地看着朝自己围上来的宫女太监们。

“既然官家注定要禅位,那不如现在就把位置让出来吧!”他们道。

南宋·孝宗时期

北伐呼声越来越高,民众收复故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渐渐压过了主和派反对的声音,主和派不再强势。

在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的建议和支持下,赵昚放弃了速战的想法,沉下心整肃朝纲、厉兵秣马,只待时机成熟后挥师北上,恢复中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