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 墨坛文学网 https://www.22mt.org]
相邻推荐:左丧事,右喜事,嫡女她从地狱来 说我天赋差?我一键满级横扫诸天 荒岛求生,捡到高冷美女总裁 七零,肥妻休夫弃子后二嫁高冷首长 你告诉我这是柯学? 高武:外甥女被欺负,8岁的我堵校门! 守寡三年重生,全京城跪求我别杀了 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 重回18岁,清冷学神藏不住了 毒酒我喝了,南蛮入侵你们自己解决吧!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我的末日基地全是高能玩家 锦春乱 玄门小祖宗修仙回来了 女儿惨死手术台,前妻跪地求原谅 杀手转行入军营 怎么看我都是个优雅绅士 横推武道:开局罗汉伏魔神功 退婚当天,摄政王携凤印来娶我 我捡来的幼龙总想当女仆 第一天骄苏月夕、主角: 秦方 苏如是、秦时记事秦时姬衡
次日一早,早朝还未开始前,内阁大学士曾行知就被太和帝召进了御书房。
“臣曾行知拜见陛下!”
曾行知微微行礼,太和帝摆了摆手,笑道:
“曾阁老就不必多礼了,朕之所以这么早叫你过来,是想听听你对等会早朝北桓算学之比的看法。”
算学一道,在奉行四书五经的大康,其实只能算是正学旁支。
但大康读书风气开放,所以也不禁止读书人自己研究,而且朝中有些官员对于算学一道还颇有建树,其中曾行知这位内阁大学士便是其中之一。
“臣观那舒尔宁,的确不愧为天之骄子,但我大康亦是人才济济,并不一定会输。”
“况且这算数一道,极难钻研,若非有一定天赋和高人指点,难有成就。”
“我朝之中,户部尚书李书玉在算数一道上,便极为出色,满朝文武,可谓无出其右者。”
曾行知沉思了一下,道。
“李书玉朕倒是知道,的确在算数一道上颇有建树,那等会早朝之时,便由他出战北桓吧!”
太和帝本意是想让曾行知出马,但听到曾行知主动推荐户部尚书李书玉之后,又考虑到曾行知内阁大学士的特殊身份,不论输赢,似乎都不太妥当,便只好临时改了主意。
“昨日老六那番神异表现,曾阁老觉得如何?到底是老六突然开窍了,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太和帝疑惑道。
曾行知微微一笑,坦然地道:“臣观六殿下心性纯真,乃是有大智慧的人!正所谓大智若愚,便是如此了。”
“呃……”
太和帝没想到曾行知对宁枫的评价如此之高,一下就有些看不够宁枫了。
这个傻儿子,难道还真有自己没发现的优点?
一帝一臣在御书房又闲聊了几句,随后曾行知便告退等待早操。
不多时,早朝开始,文武百官分作两列陆续进殿。
“宣北桓使臣!”
御前太监高声宣道,随后阿兰赫、舒尔宁以及其他三名北桓使者缓步走进了金銮殿。
“拜见大康陛下!”
阿兰赫简单行礼,然后便迫不及待地直入主题:“今日是我北桓和大康之间的第二轮比试,不知道大康准备好了人没有?别到时又如昨日那般,上来一个却连诗都做不出来。”
“这是非得把我往死里鞭尸是吧?”
站在文官前列的吏部尚书许年乐心中咒骂,事情都已经过去,况且赢的还是我大康,你一个北桓人凭什么还揪着不放?
但这几句话他可不敢当场说出,不然非得被太和帝严惩不可。
他只能假装没有听到,眼观鼻、鼻观心地假寐起来。
“国师如此嚣张跋扈,怕不是忘了昨日到底是谁胜谁负了吧?”
礼部尚书冷冷一笑,反唇相讥道:“如果北桓这么急着输,那边开始出题吧!”
“哼,那便直接开始就是。”
阿兰赫狞笑一声,接着道:“此次算学只比拼珠算,北桓和大康之间都可以出题,以计算准确且用时最短的一方获胜。”
“居然是珠算比试?这北桓简直就是班门弄斧啊!”
朝臣之中,有大臣忍不住低声窃笑。
这珠算之法,在大康早已盛行百年,凡是个账房或掌柜的,哪个不会拨弄算盘?
特别是户部的那些官员,那可一个个都是珠算高手,不然每年税收统计,户部又怎么能做到毫厘不差?
“真是可笑!据我所知,北桓虽然也有珠算,但所会之人并不及我大康,这舒尔宁就算再天资聪颖,又如何能比得过我大康之人?”
“我原以为国师阿兰赫如此信心十足,必然是以‘算题’为内容,那或许还有赢的可能,可这珠算,哈哈哈……”
“……”
一众文武大臣一个个开始自鸣得意,更有甚者已经忍不住放声大笑。
可反观北桓使团这边,一个个面色平静,既没有丝毫胆怯,也没有丝毫的轻视。
龙椅上的太和帝,指尖轻叩鎏金扶手,眉头微皱,目光晦暗不明:“这些个大臣,还未比试就已经如此骄傲自大,这一局怕还是要依靠文华殿大学士才行。”
刚才曾行知离开御书房之前,太和帝处于深重,还是让曾行知推荐了一名文华殿的大学士,以备不时之需。
“大康陛下,你的臣子如此聒噪,这比试可以开始了吗?”
阿兰赫轻笑一声,只这么一句话就把满朝文武的傲慢给踩在了脚下。
太和帝冷哼一声,挥了挥手,随后御前太监便立刻命人送来了两条长桉,分别放在大殿中央。
“李书玉,你可别辜负了朕的期望。”
太和帝目光锐利地扫了一眼李书玉,后者立刻点头,郑重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说罢,他便入座,而此时舒尔宁也已经坐下,并拿出了随身自带的紫檀算珠盘。
“这北桓天骄果然深得北桓王重用,居然将这紫檀算珠盘送给了他。”
宁枫一眼扫过,心中就不由得感慨。
这紫檀算珠盘颇有来历,据说是前朝一位算学大师亲手打造,本该是大康之物,但不知为何流落到了北桓,如今出现在了金銮殿中。
“哼,算题比的是能力,而非算珠盘。”
户部尚书李书玉不由冷笑,他用的是一副楠木算珠盘,虽然不及紫檀,但也算是极品。
“出题吧!”
李书玉不耐烦地催促了一声,阿兰赫略显鄙夷地扫了一案李书玉:“李尚书这心急的性格倒时和昨日许尚书一样,就是不知道你会不会步他的后尘。”
“国师,激将法对于我来说没用,还请出题吧!”
李书玉老神在在,心绪丝毫不为所动。
“好,那本国师就出题了。”
“两国交战,有五千士兵远征,每人日食米二升。现需运粮供三十日,若每车载五十石,问需调拨粮车若干?”
阿兰赫话音刚落,舒尔宁的紫檀算珠盘就已经拨动。
李书玉略微迟疑,显然心中思考了一下计算方式,而后才快速拨动算珠。
偌大的金銮殿,立刻陷入了安静,唯有这劈啪作响的算珠撞击声不绝于耳。
可大概就在十几息之后,舒尔宁忽然就停下了动作,朗声道:“共计60车!”
而此时,李书玉的算珠盘依旧在不断拨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