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 墨坛文学网 https://www.22mt.org]
相邻推荐:出狱当天,首富娇妻跪求复合 苍海龙隐 男友用88亿冥币当彩礼逼婚 孽徒:绝色师尊赶下山,美女偷听我心声 东京:才18岁,让我破镜重圆? 绑定大佬宝藏库,炮灰女配杀疯了 重生六零:恶毒老太,谁也不爱! 白衣如初,青衫如故 穿成柔弱孤女,被残疾王爷宠翻天 阿火与Q 八零弃妇独美后,前夫夜夜求回家 末世文恶毒女配?嚣张一日是一日 真千金掐指一算,大佬五行缺我 真千金她只想振兴宗门 鬼灭:我能COS继国缘一 清冷美人改嫁后,探花郎悔不当初 修仙技校,全网求我开班! 被污蔑当天,我反手觉醒鉴宝金瞳 重生八零,带崽离婚再高嫁 她又娇又作,他又爱又宠 第一天骄苏月夕、主角: 秦方 苏如是、秦时记事秦时姬衡
为了避免重蹈几百年前隋朝因攻伐高丽前身导致国运速衰的命运悲剧(那时候中原已一统却最终因为内忧外患致使皇位不过二代即亡国),当下的大明应当水陆同时进攻方为良策。
在陆路进攻方面,可由诸如魏国公、颖国公或曹国公等将率领精锐军队驻守在高丽边界实施正面压迫;而在后方,则需仰仗熟悉水战火拼经验丰富的信国公汤和带领海上舰队绕至敌腹地从背面给予狠狠一击。
正面背面齐上阵定能收获显著成效。
不过他亦强调这只是理论上的一种构想,实际作战还需诸将临场发挥调度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并且关键前提仍是需要建立起足够强大的大明海师力量来保障整个战役过程。
只有借助这方面的牵制才可能尽量减少将士伤亡并最大化取得胜利果实。
一番言论出口,他饮了口茶润泽干涸的喉咙。
然后静静等候朱元璋一行人深思默想。
不多久,朱元璋便率先抬起头扫视众人,发问道:“你们怎么看英儿刚才提到的战略见解?”
朱标向来于军事略显短板,于是只朝其父微微一笑选择保持沉默。
朱元璋对此也并无多虑,在过去的观念里太子就应该等待继承庞大的基业后安心管理江山社稷就行。
此时,汤和忽然起身发言,但他说的话瞬间使得除了朱英外其他所有人脸色难看起来。
\"陛下,臣以为英儿分析得极为正确!特别是在大明海师的指挥人选上信国公确实堪称最优者。”
真的是好不要脸啊!暗暗想着的朱元璋被这种过分表现气得嘴角连连抽搐,努力压制住教训这家伙一顿的心思,没好气地说:“汤和!天天给朕丢人事呢?回座上坐下!”
被斥责的汤和猛然震了一下,满眼委屈地重新坐回到板凳上。
心下直叫冤屈——难道事实不对吗?除了我还有谁能挑起这组建并指挥海师的大梁?毫无疑问非我莫属!
随后,朱元璋再度严厉警告:“哼!若再胡言妄语今后就休想去参与任何形式的战役!”
当然汤和当下脑袋灵光无比,一下就明白这话其实蕴含深意——所谓不能出去,就是以后都失去带兵出征的机会。
从这以后,汤和连叫苦都不敢了。
一个年近半百、头发斑白的老人,此时却像个小学生似的,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声不吭。
即便这样,朱元璋仍不肯善罢甘休。
汤和之前说的话实在太不成体统,朱元璋还想继续责备。
察觉到此情况,傅友德立刻站了出来。
虽说平日里他与汤和相互看不惯,但毕竟是一起在尸山血海中拼杀出来的生死兄弟。
此刻怎能让汤和独自被朱元璋训斥?
“陛下,我认为英公子提出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稍作改动就能成为一份可行的大致方案。
不过关于大明海军之事,不知您最终如何打算?组建一支军队本来就耗资巨大,尤其是海军这种需要众多大型舰船的力量,所需费用必定是个天文数字。”
傅友德躬身进言。
听了这话,朱元璋也没心思再继续责备汤和。
傅友德所说确实合情合理,创建强大军队的成本的确惊人。
而且是海军这种需装备诸多巨船的特殊力量。
然而有些战略要事不能因为耗费巨大就舍弃。
他曾提及,一旦建成大明海军,若顺利攻占高丽和倭国,明朝将拥有广袤海域。
届时以高丽为前沿,包括山东、江浙、福建、广东及倭国周边都将由明朝强大的海军守护。
这其中的好处远远超出表面的地域拓展所能描述的范畴。
最重要的是,明朝对海上各国的威慑力与影响力将空前提高。
所以,组建海军势在必行!
但庞大的开支也着实让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海军必须建设,至于如何推进,待同户部尚书赵勉商议之后再定。”
傅友德听后略一点头,又坐回了原位。
旁边的汤和立时对他投去感激的目光。
汤和心道:好哥们儿,不愧是我的患难之交!
傅友德则想:傻小子,滚吧,谁特么是你兄弟?
“此事先搁置如此,余下细节另日详谈,毕竟征伐高丽乃灭国之战,准备时间充裕。”
朱元璋宣布。
其他人自然无异议,齐齐点头同意。
\"英贤侄,来,我敬你一杯!”
突然,朱棣端起酒杯说道。
朱英一怔,不知所措。
\"说实在的,刚才我还因你年少轻视于你。
刚才你那一番话真让我羞愧难当。
今日才真正领悟古人所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
这杯酒就算是朱某向你的歉意吧!”
朱棣神色肃穆地表态,随后一仰脖,一饮而尽。
面对这般坦诚之人,朱英亦不推辞,“四叔言重了。
按辈分您是我马母的嫡子,算来是我的长辈。
道歉的话不必再说,权当我们初次相见互表心意吧。”
随即举起酒杯,如先前朱棣一般,将酒一饮而尽。
接着把酒杯翻转过来,果然滴酒不剩。
二人对望一眼。
朱英从朱棣那豪迈大气的眼神中看到了一股熟悉的气质,那正是后世五征漠北的永乐大帝独有的强大感染力;
朱棣则从朱英眼中看出其真诚单纯,虽嘴上没讲,但从心里已经把他当作母亲马秀英的儿子,真心接纳自己这位长辈。
朱棣心中感慨万千,一把拉住朱英的肩头:
“好,不愧是我娘亲亲自养大的孩子,果然是咱朱家人的风采!”
“你也真是继承了马老太太的风范,这份豪爽真像极了她。”
朱英也带着笑意开口说道。
朱标看到这一幕,唇角微微勾起。
尽管朱元璋努力维持严肃的表情,但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欣慰之情。
然而,汤和、傅友德、李善长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
提到朱棣这个大明朝的强大藩王,他们心底里总免不了存有抵触情绪。
汤和和傅友德要稍微好一些。
毕竟一位曾是朱棣的老上司,当年手下带过朱棣,还算有些情谊;另一位则是跟朱元璋从小玩到大的老朋友。
对于这些皇子和封王,他们都保持着适当的立场距离,选择不参与其中。
唯独李善长对朱棣格外反感。
首先,朱棣身为镇守北方北平的燕王手中掌握着庞大的兵力。
自古以来,手握兵权的藩王对于国家从来都是隐患多多。
就像汉朝的七国之乱,几乎差点让整个王朝分崩离析。
还有晋朝时期的八王之乱,引来了四方胡人的入侵,最终使得中原沦陷,无数百姓横死尸野,朝廷不得不南迁至今天的应天,从此从一统天下的帝国变成了半壁江山。
其次,他可以说见证了几位皇子,特别是朱标、朱椟、朱榈和朱棣等年长者的成长过程。
对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特质,他是了如指掌。
朱棣,一直由孝慈高皇后抚养长大的庶子老四,无论是个性还是处事都颇像他的父亲朱元璋。
唯有朱元璋和朱标能够管住他,其他的人都不放在他眼里。
从小在军营中长大,参加过多场南征北伐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