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网

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 墨坛文学网 https://www.22mt.org]

墨坛文学网>《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

作  者:寤藜

类  别:言情小说

状  态:连载中

动  作:加入书架章节目录开始阅读

最后更新:2025-03-27 11:21:56

最新章节:闲话唐宋

旧文重发一下文案某年某月某日,各个朝代突然出现了神奇的光幕,大家惊慌不已,直到光幕开始播放画面才搞清楚原来这是后世人在讲史。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直播盘点历史名人系列,我是新人主播阿藜,一个不专业的历史文化爱好者,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第一期究竟谁会是我们第一期的幸运儿呢?各位皇帝是谁呢?给个提示明朝中期,桃花仙人,龙场悟道。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什么中期?!阿藜是明朝中期哦亲第一期唐伯虎与王阳明同一场科举,不同的人生唐伯虎这会试真的非考不可吗?王守仁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呢?第二期汤冯大厦将倾,多少良辰美景,都付与现实的悲哀与无情。汤显祖冯梦龙谢邀,我们觉得大明还可以再抢救一下。第三期第四期最后,各个时空里的人们纷纷表示感谢来自后人的提醒!阅前必读1一些发疯文学,作者对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很偏心,雷者勿入。2平行时空设定,各个时空互不干扰。以及,作者非专业人士,只知皮毛,不精通历史,大家就当看个乐。对于历史人物,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大家理性讨论,求同存异哈。3一个皇帝一个时空,会在某些特殊时段(接近王朝末年)对相关的人员的信息进行保护,比如在提及秦末汉初时始皇和胡亥的世界看不到刘邦等人的名字和具体信息。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闲话唐宋

相邻推荐:天域至尊  战锤:从行星总督开始  星海涌动  狂龙医婿  校花修炼,我躺平就变强  宝宝,你是个钓系QAQ  颠婆生死看淡,唯恐天下不乱  宝可梦幻想战纪  下山后,绝美大小姐赖上我  晦朔月  守了三年活寡,醉酒后钓到正牌老公  和死对头搭档探案后  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  穿成了年代文男主早死的路人亡妻  万古图  樱战物语  被逼捐肾,假千金死心后全家后悔了  炼物魔诀  我本医仙,下山之后超无敌  明知故犯  第一天骄苏月夕主角: 秦方 苏如是秦时记事秦时姬衡

【宋朝名人多,唐朝也不少。大唐盛世,自唐太宗李世民始,“昭昭有唐,天俾万国”,被各族共同尊奉为“天可汗”的唐太宗不仅是唐朝最优秀的皇帝,还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三个皇帝之一。】

最杰出的三个皇帝之一。

听到这个描述,李世民笑得格外灿烂。

他就知道,自己不会比任何人差。

【唐朝不缺耀眼的将星,亦不缺能力卓著的名臣,但我们接触最多的,大抵还是在语文课本上存在感极高的唐朝诗人们。“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和卢照邻,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狂贺知章、七绝圣手王昌龄、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还有“唐宋八大家”里唯二的唐朝人韩愈和柳宗元,以及“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等,这些可都是折磨过一代代年轻学子的中坚力量啊!】

阿藜每说一个人,光幕上都会出现一张相应的标注了人物介绍和主要作品的图片。

明·洪武时期

“唐宋文人确实很强!”朱元璋感慨,“只是怎么没见后世人背背咱大明文人的作品呢?”

“爹,我们大明的文学特色是小说。”朱橚幽幽开口道,“不适合全文背诵。”

朱元璋:……

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唐·宪宗时期

“阿藜姑娘怎么不提微之?”白居易不解,“明明微之也很厉害。”

“也许是阿藜姑娘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吧。”元稹不甚在意地笑了笑。

【想必大家对这些诗人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详了,主播再车轱辘一遍也没啥意思。这样吧,咱这部分就简单聊一个不常在课本上出现的、同时也是主播开这个历史盘点系列的初心的诗人——元稹。】

元稹莫名有种不祥的预感,在阿藜这里拥有特殊待遇的人好像……

【元稹,字微之,中唐时期大臣、文学家、小说家,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二人同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元稹一生宦海浮沉,被贬过很多次,但也曾官至宰相。他一心为民,任地方官时整顿吏治,“赏信罚必,市无欺夺,吏不侵轶”,得到了地方百姓的真心爱戴。当元稹自通州离任时,百姓登高而望,依依不舍地目送他乘船远去。自此,为纪念这位心系百姓的父母官,每年农历正月初九通州百姓都会自发登高望远、祭天祈福,通州也留下了“元九登高节”这一民俗。】

元稹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本就是元稹的心之所向,未来的自己做到了,元稹觉得很好。

【说起来元稹也是个才华出众的大才子,写得好的诗不算少,主播有时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教材不爱选他的诗。不过问题不大,虽然元稹不常在教材里出现,但他的好朋友白居易影响力足够大,咱只要知道白居易就基本都能知道白居易有个好朋友叫元稹。课外再多读点白居易的诗,咱还能看到很多诸如《别元九后咏所怀》、《禁中夜作书与元九》、《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梦微之》、《醉后寄元九》之类的诗词,身为好友,白居易会为元稹刷足存在感。

想当年,主播曾无数次因为白居易的“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哭成泪人。谁不想要一个感情深厚、同心同德的朋友呢?元白这样的神仙友情,是常人羡慕不来的。】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不敢相信,微之明明比自己年轻,怎么会走得比自己更早?

元稹拍了拍满脸忧虑的好友,轻声安慰道:“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我不在意,乐天亦不必忧心。真挚的感情不会被时间消磨,你我二人,无论谁先走一步,必然都会在黄泉路上等着彼此。”

白居易叹了口气,扯了扯嘴角道:“微之所言极是。”

【现在大多数人对元稹的印象主要有两个:白居易的好友和风流多情辜负了无数女子的渣男。他大概可以算是唐朝绯闻最多的文人,因为一本《莺莺传》,学界多年来一直为“文中始乱终弃的张生到底是不是元稹本人自寓”吵得不可开交,就怪离谱的,且不说《莺莺传》里张生其实是个作者着意鞭挞的角色,就单从正常逻辑上来讲,写了个渣男角色不代表作者就得是个渣男,反之,写深情男人的作者也不见得就一定忠贞。

除了《莺莺传》的争议,元稹与才女薛涛和刘采春之间也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唐代笔记小说《云溪友议》,《云溪友议》记录的是野史故事,其真实性有待商榷。《云溪友议》说严绶介绍薛涛和元稹认识,但历史上严绶从没去过四川,基本不可能结识薛涛,且在传言的元薛相识的时间点,严绶和元稹也还不相识,严绶不可能给两个自己都不认识的人牵线。此外,元稹与薛涛的行动轨迹没有交集,元稹在东川,薛涛在西川,二人之间相隔几百里,见面的可能微乎其微。且薛涛比元稹大十九岁,算是元稹母辈的人,两个年龄差距极大的陌生人一没同甘二没共患难,不可能产生感情。

按照《云溪友议》的说法,元稹与薛涛分别十年后在蜀地遇到了刘采春,移情别恋。我们假设元薛二人真的认识,那么已知元稹在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离开蜀地,十年后就是公元819年即元和十四年,这一年元稹被召回了长安,大家自己品吧。而且刘采春也是有丈夫的,个人觉得传播这种捕风捉影的谣言对人家小姐姐也不太友好。】

元稹:不知道该说什么。

严绶:厉害了,我居然还能介绍我根本不认识的两个人互相认识!

薛涛:我没有谈忘年恋的想法,谢谢。

刘采春:我想说我也是要清白的。

“唉!”四人齐齐叹气。

【元稹是个有抱负的人,他一直都在为惩治不法而努力,甚至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还遭受过宦官的报复毒打。他不惧权贵,为民请命,“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申”,他是个好官。

主播认为,与其去关注一些捕风捉影不知真假的风流韵事,争论元稹到底是不是渣男,还不如多看看他为百姓做了什么。】

汤显祖勾唇微笑:“为官,当然要为生民做主啊!”

【愿每一个为国为民的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愿你我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好啦!整个历史盘点系列就到此为止,感谢大家的陪伴,往后有缘再见咯~】

阿藜的身影消失了,光幕却没有像以往一般消散。

“这是……”

大家满脸震惊地看着自己面前的小光幕。

只见每个小光幕的边缘泛起耀眼的白光,白光由外向内缓缓包裹住光幕,过了几息,光芒散去,每个人的怀中都多了一份小礼物。

饥寒交迫的人们收到了能填饱肚子的食物,贫病交加的病患收到了一份能治愈身体的良药,农民们收到了各种各样的粮种……而有心让国家发展得更好的帝王们则收到了一堆最适合自身时代的工具书。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